如何把自己的音樂作品上架到Spotify和Apple Music?

2 Feb 2022更新:
謝謝大家對上架相關文章的支持,很高興聽到網友成功把自己的作品上架到串流平台,也理解大家可能讀完以後可能還是會有一些疑問,如果有跟發行相關的問題想要詢問,請直接在相關文章下留言,請勿私訊樂團粉專(很重要所以用紅色),謝謝!
發行中文歌曲請參考如何把自己的中文作品和cover上架到Spotify和Apple Music?。
目錄
- 如果想要把創作拿去串流平台上架需要哪些條件?
- 有這些檔案/資訊了,然後呢?
- 除了Spotify和Apple Music以外,還有哪些可上架的串流平台或商店?
- 什麼是UPC/ISRC?
- UPC/ISRC為什麼重要?
- 所以,上架到底要不要花錢?又要花多少錢?
- 有哪些發行商提供把音樂上架到串流平台的服務?
- 要如何決定用哪一家發行商把音樂上架到串流平台?
- 我決定好發行商了,要如何開始上架的作業?
- 完成上架以後會發生什麼事情?多久可以在串流平台聽到我的創作?
- 上架以後會有很多人來聽我的創作嗎?
- 釋出日期有什麼重要?所有的發行商都提供設定釋出日期的選項嗎?
- 我要如何申請和管理Spotify和Apple Music的樂手頁面(artist profile)?
- 如何在Spotify做播放清單提案?
- 使用某家發行商上架以後可以換發行商嗎?
- 上架以後可以修改嗎?
- Cover歌可以上架嗎?
- 發行商(aggregator/distributor)跟唱片公司/廠牌(labels)和經紀(agents)有什麼不同?
- 那SoundCloud, Bandcamp和街聲(StreetVoice)呢?也可以上架嗎?
- 還有什麼事情沒有說?
首先...
如果想要把創作拿去串流平台上架需要哪些條件?
擁有該創作的所有權,而且可以決定如何傳播音樂檔案。然後準備底下幾項檔案/資訊。- 高音質的母帶檔案(master),最通用的格式是44.1kHz/16bit的wav音檔。部分發行商接受mp3, wma, m4a等有損音質格式,但不理想。
- 一張正方形的專輯封面圖檔(album art),最少1000*1000 px。部分發行商接受更小的圖檔,但不理想。
- 一個樂團/樂手的名字(artist name)。
- 曲名。
- 一個自己取的發行廠牌(labels)的名字,非必要但有比較理想。
回到目錄
有這些檔案/資訊了,然後呢?
以Spotify和Apple Music來說,他們都不接受樂手或廠牌自行上架音樂,因此需要透過第三方的發行商(aggregator/distributor)代為上架,這些發行商有些需要付費有些免費,能夠上架的串流平台和商店也都有些不同,而且隨時間增加或變化,但Spotify, Apple Music, iTunes, Google Play, YouTube Music這幾家最大的串流平台都在各家發行商的上架清單上,任何一家發行商都可以上架到這些平台上。回到目錄
除了Spotify和Apple Music以外,還有哪些可上架的串流平台或商店?
很多。有些是台灣的音樂聽眾熟悉的,有些只有在特定區域運作。各家發行商的合作夥伴頁面會列出這些平台或商店,例如cd baby的數位發行合作夥伴。這些平台可以約略分成串流平台(streaming services)和商店(stores)二種不同的型態,但一些平台可能同時有二者的服務/商品。
串流指的是線上播放(streaming)音樂的平台,但不釋岀單一曲目作為商品,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Spotify和Apple Music,可以無限制地播放但不販售單一曲目的音樂檔案。
商店指的是將單一曲目的音樂檔案(通常是mp3)視為商品的平台,購買曲目可以取得沒有綁定平台的mp3檔案(DRM-free),但不提供吃到飽的串流服務。例如iTunes和Google Play,在這二個平台購買的音樂可以不限制平台地聽,但無法聽沒有購買的音樂。
比較特別的例子是Amazon Music同時有二者的服務,對付年費的Prime會員來說音樂是聽到飽,但對沒有付年費的會員來說需要購買單一曲目才能聽。
另外有一些發行商提供上架到Facebook/Instagram限時動態的選項,上架後可以在發限時動態的時候選擇上架上去的音樂當作一部分。
回到目錄
什麼是UPC/ISRC?
UPC是Universal Product Code,作為"每張專輯"發行的獨特識別,在以前還有CD的年代,這個UPC常會以在CD外殼背面的條碼形式出現。ISRC是International Standard Recording Code的縮寫,作為"每首音軌“的獨特識別。
換句話說,UPC代表專輯,ISRC代表專輯裡面的音軌。如果以單曲來說,單曲本身的發行由UPC代表,單曲內的唯一音軌由ISRC代表。如果是一張10首歌的專輯,那麼就是UPC代表專輯,另外10個ISRC代表裡面的10首歌。
回到目錄
UPC/ISRC為什麼重要?
如同前段所說,UPC/ISRC是發行的獨特識別,發行需要取得這二項識別,或最少ISRC,才能完整追蹤發行的動向,最直接的影響是因為串流或授權使用產生的版稅(royalties)。以目前的情況來說,Apple Music, iTunes, Spotify都需要ISRC才能上架,又或者排行榜如Billboard也需要ISRC才能追蹤統計。
在一些發行商可能需要額外付費才能取得ISRC或UPC,有些發行商則是包含在特定的包套費用裡面,也可能只包ISRC但不包UPC。
UPC/ISRC可以另外跟註冊服務商購買,不需要一定透過發行商,可是不一定便宜,除非一次買大量(囤著等著發?!)。
回到目錄
所以,上架到底要不要花錢?又要花多少錢?
簡短的答案:每首歌從免費到幾十美金不等。完整的答案:取決於不同發行商的運作和獲利model不同而不同,有些算次有些算年費,除了價錢以外還有提供的服務的差異,所以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建議參考下一點。
回到目錄
有哪些發行商提供把音樂上架到串流平台的服務?
很多。相對完整的清單請參考reddit鄉民u/JustKarmo整理的付費發行商和免費發行商的整理。
延伸閱讀:CD Baby、EmuBands和DistroKid的串流發行經驗分享
採用每次上架一次性收費的模式,分成Standard/Pro二個費率,單曲收費$9.95/$29.95,專輯(超過2首的釋出)收費$29/$69。
Standard和Pro的差別在於後者除了原有的串流版稅以外,多了出版版稅和創作者註冊。單純想要上架串流平台使用Standard即可,後續有需要可以補差價升級到Pro。
串流的版稅抽9%,付91%給用戶。
免費提供ISRC,UPC需要另外付費,單曲$5,專輯$20,所以和Standard費率加總以後一次上架到串流的費用最低是單曲$14.95,專輯$49。
除非用戶要求下架,否則CD Baby不會把已經上架的音樂下架。
綜合以上,適合只想付一次錢然後什麼都不想管的用戶,不用繳年費也不用擔心會因為沒繳錢而被下架,版稅會被抽9%。除了常寄他們marketing工具的廣告信以外,收費相對透明清楚,沒有hidden fees,網站上也相對好找需要的資訊。
採用繳年費吃到飽的模式,繳年費成為會員以後不限制上架次數。但是他們家的收費藏了很多細節在裡面要很小心。
最基本的Musician方案每年付$19.99的年費,不限制上架次數,相對於其他發行商的基本方案,缺乏自訂釋出日期和發行廠牌的功能。
上面缺乏的二個功能在第二便宜的Musician Plus年付$35.99方案中補足,在這個方案才跟其他家的功能站在差不多的比較基準。
不抽版稅,付100%給用戶。
提供ISRC,不需另外付費。他們提供的UPC是他們內部的UPC,不另外收費但出了Distrokid就沒有用。其他主要發行商核發的UPC是全世界通用的。
停繳年費後音樂會全部被下架。號稱有"Leave a Legacy"的選項可以一次性付費讓音樂永遠留在線上,但實際情況並沒有那麼直觀。
綜合以上,Distrokid適合預計大量發行單曲或專輯和願意持續繳年費的用戶,不抽版稅所以用戶可以獲得100%的版稅。網站資料不算少但常常避重就輕,計費模式有很多陷阱,特別是Leave a Legacy,要很小心。
延伸閱讀:使用Distrokid發行串流一定要知道的六個陷阱
除了上架免費以外,他們也不抽版稅,付給用戶100%的版稅。因為上架免費,也不存在可能因為沒有繼續付費音樂被下架的問題。也許算是不花錢上架的首選。
1. 年繳$24.99無限上架
2. 上架時一次性支付費用的方案,單曲$9.99,專輯$49.99
3. 上架後年繳的方案,單曲$4.99/年,專輯$19.99/年
不抽版稅,付給用戶100%的版稅。
回到目錄
分成幾個不同的情況
有上架預算的話,由CD Baby和Distrokid二家的計費方式來看,大略可以勾勒出二種不同的配合創作模式。
延伸閱讀:CD Baby、EmuBands和DistroKid的串流發行經驗分享
哪天不創作不會再用到上架服務了(希望不會有這天...),可以再由Distrokid跳去CD Baby (怎麼跳後面會說),終止付年費的需求同時保留長期可以繼續收串流版稅的機會。
如果再考慮版稅的分潤,Amuse和Distrokid都不抽版稅,CD Baby抽9%,如果版稅收入很多,被CD Baby抽走的版稅可能會超過Distrokid的年費,如何抉擇我只能說沒有完美的選項,看個人選擇。
再提一次前面出現過的四個選擇發行商的重要面向:
好消息是換發行商也不太困難,合不來可以跳另一家重新上架(後面會提怎麼做到)。
我在另外一篇文章內有整理更多的發行商清單可供參考。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
所以從送出上架申請開始算,快的話大約1-2週可以在串流平台上聽到上架,慢一點大約一個月。
回到目錄
把音樂上架到串流平台不會直接影響到曝光度,只能說增加一個穩定聽音樂客群可以聽到音樂的機會,仍然需要宣傳才能取得流量,除此之外在串流年代需要被放進串流平台播放清單才會真的大幅度增加曝光次數。
在Spotify上可以在"歌曲送達Spotify"和"上架公開"之間做播放清單的提案。下幾步會談這個問題。
回到目錄
大多數發行商都提供設定未來釋出日期的選項,但部分發行商或方案不提供這個選項,例如Distrokid最便宜的Musician方案。
回到目錄
第一首歌在Spotify和Apple Music上架以後,可以透過Spotify for Artists和Apple Music for Artists的介面申請樂手頁面的管理權限,各自需要一個Spotify帳號和Apple帳號,可以是原有的也可以是新申請的。使用新申請的帳號可以把公開的樂手帳號跟自己的私有帳號分開,也可以順便使用符合樂手名稱的新帳號。
取得樂手頁面管理權限的過程有機會可以使用部分發行商提供的認證服務,如此會加快管理權限的審核。CD Baby和Distrokid都有提供認證服務(direct-access)。
回到目錄
播放清單提案需要樂手頁面的權限,所以第一首上架"無法"做播放清單提案。取得Spotify樂手頁面的權限以後,在管理後台有一個Upcoming的清單,這裡會列出已經送達Spotify但還沒到釋出日期的音樂。
每位樂手可以從還沒釋出的清單裡面選一首歌做播放清單提案,換句話說,一張專輯如果有5首歌,只能有1首被提案。單曲沒有這個問題。要等到已經提案的歌釋出以後才能再提案。
更多資訊請參考Spotify的說明。
回到目錄
由新的發行商再次上架已經在架上的音樂,確保使用完全相同的曲目資訊、音檔和ISRC(可由舊的發行商取得),然後一口氣全部送出。
送出以後等新的發行商處理和各平台上架。新的上架完成以後會看到多一首一模一樣的歌或重複的"Releases",取決於各平台面對重複釋出的反應。
然後去舊的發行商把已經在架上的音樂通通下架,只保留新的發行商的上架。在ISRC相同的情況下,不會失去已經累積的播放次數和版稅。
上架和下架的時間差可能導致同時有二個版本,或音樂短暫從平台消失的狀況,但這些都不會是問題,在ISRC和歌曲資訊相同的情況下不影響播放次數和版稅。
回到目錄
有些發行商提供修改的選項,可以透過這些修改選項修改已經上架的音樂。樂手名稱和音檔通常是無法修改的。
如果要修改的部分不在發行商的修改選項內,或是需要做大幅度的修改,可以使用相同的ISRC和資訊重新上架,同時把舊的版本下架。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
廠牌和經紀除了發行以外通常有行銷和涉入所有權的成分。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
延伸閱讀:使用Distrokid發行串流一定要知道的六個陷阱
以下摘要幾個比較常見的發行商。
選擇發行商在一般情況下需要考慮以下幾個主要面向:- 收費的模式,是上架時一次性收取?還是每年繳年費?還是複合性的模式?
- 串流的版稅(royalties)是否抽成?
- 有提供UPC/ISRC嗎?要另外收費嗎?
- 在哪些情況下音樂會被下架?
付費發行商
CD Baby
這應該是最大和最久的一家發行商,早年主要做CD發行,也是第一家對所有人開放的發行商。採用每次上架一次性收費的模式,分成Standard/Pro二個費率,單曲收費$9.95/$29.95,專輯(超過2首的釋出)收費$29/$69。
Standard和Pro的差別在於後者除了原有的串流版稅以外,多了出版版稅和創作者註冊。單純想要上架串流平台使用Standard即可,後續有需要可以補差價升級到Pro。
串流的版稅抽9%,付91%給用戶。
免費提供ISRC,UPC需要另外付費,單曲$5,專輯$20,所以和Standard費率加總以後一次上架到串流的費用最低是單曲$14.95,專輯$49。
除非用戶要求下架,否則CD Baby不會把已經上架的音樂下架。
綜合以上,適合只想付一次錢然後什麼都不想管的用戶,不用繳年費也不用擔心會因為沒繳錢而被下架,版稅會被抽9%。除了常寄他們marketing工具的廣告信以外,收費相對透明清楚,沒有hidden fees,網站上也相對好找需要的資訊。
Distrokid
這是一家在2013年開始營運的發行商,在reddit上常被拿來跟CD Baby比較。也有為數不少的YouTuber或名人幫忙宣傳和分享折扣連結(7-10% off)。採用繳年費吃到飽的模式,繳年費成為會員以後不限制上架次數。但是他們家的收費藏了很多細節在裡面要很小心。
最基本的Musician方案每年付$19.99的年費,不限制上架次數,相對於其他發行商的基本方案,缺乏自訂釋出日期和發行廠牌的功能。
上面缺乏的二個功能在第二便宜的Musician Plus年付$35.99方案中補足,在這個方案才跟其他家的功能站在差不多的比較基準。
不抽版稅,付100%給用戶。
提供ISRC,不需另外付費。他們提供的UPC是他們內部的UPC,不另外收費但出了Distrokid就沒有用。其他主要發行商核發的UPC是全世界通用的。
停繳年費後音樂會全部被下架。號稱有"Leave a Legacy"的選項可以一次性付費讓音樂永遠留在線上,但實際情況並沒有那麼直觀。
綜合以上,Distrokid適合預計大量發行單曲或專輯和願意持續繳年費的用戶,不抽版稅所以用戶可以獲得100%的版稅。網站資料不算少但常常避重就輕,計費模式有很多陷阱,特別是Leave a Legacy,要很小心。
延伸閱讀:使用Distrokid發行串流一定要知道的六個陷阱
免費發行商
Amuse.io
Amuse應該是市場上最熱門的免費數位發行商,除了收費方案以外他們也有提供免費方案,不需要花一毛錢就可以把音樂上架到主要的串流平台上。除了上架免費以外,他們也不抽版稅,付給用戶100%的版稅。因為上架免費,也不存在可能因為沒有繼續付費音樂被下架的問題。也許算是不花錢上架的首選。
另外還有幾家常見但我了解不多的發行商列在下面給大家參考
Ditto Music
年費$19起跳,不限制上架次數。不抽版稅,付給用戶100%的版稅。Tunecore
計費方式是"上架次數的年費",每一次上架都需要持續繳年費維持在線上。單曲$9.99/年,專輯$29.99/年,第二年以後$49.99。不抽版稅,付給用戶100%的版稅。Avid幾週前也啟動了數位串流的發行服務,AvidPlay
計費方式很多元,包括以下方案:1. 年繳$24.99無限上架
2. 上架時一次性支付費用的方案,單曲$9.99,專輯$49.99
3. 上架後年繳的方案,單曲$4.99/年,專輯$19.99/年
不抽版稅,付給用戶100%的版稅。
回到目錄
要如何決定用哪一家發行商把音樂上架到串流平台?
這真是個好問題。分成幾個不同的情況
如果沒有上架預算,Amuse.io或其他免費發行商是首選。
他們的上架速度相對於其他家偏慢,免費方案的上架處理時間是四週,加上各平台的處理時間,以Spotify和Apple Music大約都在5個工作天內的處理時間來看,大約可以預期從送出上架申請5週後可以在平台上聽到。也可以獲得100%的串流版稅。有上架預算的話,由CD Baby和Distrokid二家的計費方式來看,大略可以勾勒出二種不同的配合創作模式。
CD Baby
如果產音樂的速度偏慢,可能一年1-2首歌,或好幾年出一張專輯,CD Baby可能比較便宜,中間如果有中斷創作沒有上架也不需要一直繳年費。Distrokid
反過來,如果屬於一直都有在創作產出的創作者,例如每年超過3首歌,Distrokid的無限次數上架的價格很難被其他家打敗,如果一直有在上架的話繳年費其實也沒什麼差別,只是要很小心他們相對模糊的各種說明。或者考慮使用類似年費機制的Landr。延伸閱讀:CD Baby、EmuBands和DistroKid的串流發行經驗分享
哪天不創作不會再用到上架服務了(希望不會有這天...),可以再由Distrokid跳去CD Baby (怎麼跳後面會說),終止付年費的需求同時保留長期可以繼續收串流版稅的機會。
如果再考慮版稅的分潤,Amuse和Distrokid都不抽版稅,CD Baby抽9%,如果版稅收入很多,被CD Baby抽走的版稅可能會超過Distrokid的年費,如何抉擇我只能說沒有完美的選項,看個人選擇。
再提一次前面出現過的四個選擇發行商的重要面向:
- 收費的模式,是上架時一次性收取?還是每年繳年費?還是複合性的模式?
- 串流的版稅(royalties)是否抽成?
- 有提供UPC/ISRC嗎?要另外收費嗎?
- 在哪些情況下音樂會被下架?
好消息是換發行商也不太困難,合不來可以跳另一家重新上架(後面會提怎麼做到)。
我在另外一篇文章內有整理更多的發行商清單可供參考。
回到目錄
我決定好發行商了,要如何開始上架的作業?
上架流程大同小異,也相對直觀。備妥第一項提到的必要資訊和檔案,到選定的發行商系統去申請上架吧!回到目錄
完成上架以後會發生什麼事情?多久可以在串流平台聽到我的創作?
完成上架以後會發生幾件事情:- 發行商處理音樂和專輯封面的格式,然後進入發行商內部的審核作業。可能幾天到幾週會進入下階段,大多數的付費發行商會在10個工作天內處理完,Amuse免費方案的預計處理時間是4週。
- 發行商處理完成以後就會送出(submit)給各家串流平台,各家平台處理的時間有長有短,從幾天到幾週不等。
- 如果有設定未來的釋出日期的話,已經上架的平台會等到釋出日期才真的公開上架的音樂。
所以從送出上架申請開始算,快的話大約1-2週可以在串流平台上聽到上架,慢一點大約一個月。
回到目錄
上架以後會有很多人來聽我的創作嗎?
好問題,不會。把音樂上架到串流平台不會直接影響到曝光度,只能說增加一個穩定聽音樂客群可以聽到音樂的機會,仍然需要宣傳才能取得流量,除此之外在串流年代需要被放進串流平台播放清單才會真的大幅度增加曝光次數。
在Spotify上可以在"歌曲送達Spotify"和"上架公開"之間做播放清單的提案。下幾步會談這個問題。
回到目錄
釋出日期有什麼重要?所有的發行商都提供設定釋出日期的選項嗎?
如同前面其他的部分所說,釋出日期會影響宣傳和播放清單的提案,如果要顧及這二點,需要提前預計釋出日期最少3-4週送出上架申請,如此才有足夠的時間確保所有的平台都可以在釋出日前完成上架,同時可以使用送達平台和釋出之間的空檔做播放清單提案。大多數發行商都提供設定未來釋出日期的選項,但部分發行商或方案不提供這個選項,例如Distrokid最便宜的Musician方案。
回到目錄
我要如何申請和管理Spotify和Apple Music的樂手頁面(artist profile)?
需要最少有一首歌在Spotify和Apple Music上面。換句話說,在第一首歌由發行商上架到這二個平台以前,沒有直接的管道可以取得和管理樂手頁面。第一首歌在Spotify和Apple Music上架以後,可以透過Spotify for Artists和Apple Music for Artists的介面申請樂手頁面的管理權限,各自需要一個Spotify帳號和Apple帳號,可以是原有的也可以是新申請的。使用新申請的帳號可以把公開的樂手帳號跟自己的私有帳號分開,也可以順便使用符合樂手名稱的新帳號。
取得樂手頁面管理權限的過程有機會可以使用部分發行商提供的認證服務,如此會加快管理權限的審核。CD Baby和Distrokid都有提供認證服務(direct-access)。
回到目錄
如何在Spotify做播放清單提案?
如果有機會可以加入Spotify的官方播放清單的話,會大大增加曝光的機率。播放清單提案需要樂手頁面的權限,所以第一首上架"無法"做播放清單提案。取得Spotify樂手頁面的權限以後,在管理後台有一個Upcoming的清單,這裡會列出已經送達Spotify但還沒到釋出日期的音樂。
每位樂手可以從還沒釋出的清單裡面選一首歌做播放清單提案,換句話說,一張專輯如果有5首歌,只能有1首被提案。單曲沒有這個問題。要等到已經提案的歌釋出以後才能再提案。
更多資訊請參考Spotify的說明。
回到目錄
使用某家發行商上架以後可以換發行商嗎?
可以。聽起來很複雜,實作上很簡單。由新的發行商再次上架已經在架上的音樂,確保使用完全相同的曲目資訊、音檔和ISRC(可由舊的發行商取得),然後一口氣全部送出。
送出以後等新的發行商處理和各平台上架。新的上架完成以後會看到多一首一模一樣的歌或重複的"Releases",取決於各平台面對重複釋出的反應。
然後去舊的發行商把已經在架上的音樂通通下架,只保留新的發行商的上架。在ISRC相同的情況下,不會失去已經累積的播放次數和版稅。
上架和下架的時間差可能導致同時有二個版本,或音樂短暫從平台消失的狀況,但這些都不會是問題,在ISRC和歌曲資訊相同的情況下不影響播放次數和版稅。
回到目錄
上架以後可以修改嗎?
可以,分成二種情況。有些發行商提供修改的選項,可以透過這些修改選項修改已經上架的音樂。樂手名稱和音檔通常是無法修改的。
如果要修改的部分不在發行商的修改選項內,或是需要做大幅度的修改,可以使用相同的ISRC和資訊重新上架,同時把舊的版本下架。
回到目錄
Cover歌可以上架嗎?
可以,但需要在上架申請時取得cover license,通常需要額外付費,例如Landr和Soundrop。回到目錄
發行商(aggregator/distributor)跟唱片公司/廠牌(labels)和經紀(agents)有什麼不同?
發行商提供把音樂送去給各串流平台和商店的發行服務,不管行銷(marketing)和經紀,也不改變所有權的狀態,作者仍然100%擁有自己創作的權利。廠牌和經紀除了發行以外通常有行銷和涉入所有權的成分。
回到目錄
那SoundCloud, Bandcamp和街聲(StreetVoice)呢?也可以上架嗎?
可以,跟使用發行商上架串流平台不衝突。發行商不會上架到這些平台,最少目前不會。可以自己把音樂檔案上架到這些平台上,先後順序或上架都不影響使用發行商把相同的音樂上架到串流平台上。如果有從發行商取得曲目專屬的UPC/ISRC的話,可以再把這些資訊放回自行上架的平台作為相同釋出(release)的識別。回到目錄
還有什麼事情沒有說?
這真是個好問題。數位發行是個很大的主題。我盡可能包含我有想到的部分了,如果還有想知道的地方請直接在留言發問。延伸閱讀:使用Distrokid發行串流一定要知道的六個陷阱
延伸閱讀:如何把自己的中文作品和cover上架到Spotify和Apple Music?
Happy producing!
回到目錄
Happy producing!
2 Feb 2022更新:
謝謝大家對上架相關文章的支持,很高興聽到網友成功把自己的作品上架到串流平台,也理解大家可能讀完以後可能還是會有一些疑問,如果有跟發行相關的問題想要詢問,請直接在相關文章下留言,請勿私訊樂團粉專(很重要所以用紅色),謝謝!
回到目錄
感謝您的分享
回覆刪除不用客氣!
刪除很有幫助,謝謝你的分享
回覆刪除不用客氣!
刪除想詢問一下,amuse好像不能使用中文標題,其他兩種可以使用嗎?
回覆刪除中文的話可以看看Soundrop或Landr,這二家支援中文,或中文的派歌和在田發行。
刪除感謝大家對上架系列文章的支持,如果有跟發行相關的問題想要詢問,請直接在這裡留言詢問!
回覆刪除嗨~ 想請問「街聲-Packer 派歌」與「在田soundscape」兩個發行商,哪個對於獨立的音樂人(非主流市場)是比較好的選擇呢? 發行商比較的例如 : 客服、音樂推廣、後台介面、評價等等
回覆刪除順帶一提,請問能夠同時上架兩個發行商嗎?
以上問題感謝您~
我個人沒有跟這二間發行商互動過所以沒有第一手經驗可以分享,不過一般來說選擇發行商大約是底下這幾個面向:
刪除1. 收費模式,是一次性收費還是訂閱制或免費?如果是訂閱制的話停止訂閱後是否會下架音樂?
2. 版稅是否抽成?版稅付出是否有最低門檻?
3. 送發行的平台是否有包含目標客群,例如如果要上TikTok、Pandora或臉書/IG,可能就得先看一下發行商有沒有送。
4. 接下來才是客服和處理速度等等因素。
發行商通常只做發行不會幫忙推廣,但有一些例外,例如AWAL或Universal旗下的Spinnup。
同一個樂手可以用多個發行商發行多首音樂,但同一首音樂(同一個ISRC)只能由一個發行商代理。
好的~ 謝謝您的資訊!!
刪除您好~ 目前正在派歌上架歌曲中,但目前要填寫OP跟SP,我不太清楚這是什麼意思,是可以寫上自己嗎? 但旁邊好像又說SP可以填寫街聲,請問應該怎麼填才正確呢?
回覆刪除OP = Original Publisher,原創版權擁有者,例如詞曲創作人或獨立歌手(如果自己全包)或所屬唱片公司(如果合約簽訂所有權歸公司)
刪除SP = Sub Publisher,「授權」版權擁有者,由OP授權代理版權的持有者,例如OP授權海外公司代理當地版權事宜
簡而言之,如果是你自己的創作,OP/SP可能都會是你自己(或樂團),除非有另外找SP代為處理版權事宜。而是否把街聲列為SP,則看你是否有授權街聲幫忙處理版權。
一般來說發行歸發行,版權歸版權,除非你有另外簽,不然版權不會因為發行商經手而有改變。
非常感謝~原來是這樣!!😮 所以如果我不授權給街聲的話,就填寫自己的咯~
刪除您好, 想了解一下獲得串流版稅的流程。分別是1. 串流平台如何計算版稅 2. 發行商是否向串流平台收取版稅後發放給唱片公司/廠牌,然後唱片公司向音樂人支付版稅 3. 版稅平常是以什麼方式發放 (e.g. 發行商用戶戶口 / 匯入銀行), 謝謝!
回覆刪除Hi,
刪除1. 每間串流平台有不同的計費標準,有高有低,可參考這個連結
https://www.headphonesty.com/2021/11/how-much-does-spotify-pay-per-stream/#Streaming_Payouts_on_the_7_Most_Popular_Streaming_Services
2. 如果是個人跟發行商接洽,通常唱片公司和廠牌就不會介入,發行商從平台取得版稅以後就會直接轉給音樂人(扣除抽成)
3. 各家發行商不同,但通常會有幾個不同的方式,例如paypal或銀行轉帳或支票。
Hi Danny, 請問一下樂手可以非實名登記發行音樂嗎? 例如音樂平台上的戶口(包含郵箱資料). 如以非實名登記發行音樂, 樂手可否得到歌曲的全部版權?
回覆刪除名稱不影響版稅收入或版權,但原則上串流平台會要求發行商需要實名,所以這裡看各發行商對這個限制有多嚴格,有些可以完全用藝名發行有些不行。
刪除好的~非常感謝您的資訊!!
刪除感謝分享!祝樓主一生平安!
回覆刪除不客氣!感謝祝福!
刪除感謝分享,很需要ㄚㄚㄚ
回覆刪除不用客氣,很高興有幫上忙!
刪除我的歌曲和專輯名稱需要中英文夾雜,請問Distrokid是不是只限定單一語言? CD Baby可以雙語?謝謝。
回覆刪除大多發行商(我猜)應該都有一樣的限制,這是因為這個語言的限制來自串流平台(例如Apple Music和Spotify),所以發行商會依照串流平台的規範制定發行規則。在某些情況下(例如CD Baby)可能可以用雙語title發行出去,但一些串流平台可能會拒收(例如Apple Music...),但其他可接受的平台會順利發行。我的建議是跟你的發行商聯繫,看看他們有沒有更多資訊。
刪除謝謝你的回覆!
刪除我想要放歌詞在Spotify,感覺有一點複雜,似乎需要先拿到IPI,再用Musixmatch 加歌詞。不曉得您可不可分享有關的資訊。謝謝。
回覆刪除Hi, 我查了一下,看起來是像你說的要先拿到Musixmatch的樂手帳號,然後再同步到Spotify。可以看這裡的說明。 https://artists.spotify.com/en/help/article/lyrics
刪除謝謝!
刪除我在Spotify上看到藝人的名字會隨著電腦語言設定而改變,像周杰倫會變成Jay Chou。請問這樣的artist name是要如何設定呢? 謝謝。
回覆刪除Hi, 請參考這篇中文上架文章中關於上架流程的說明,在上架的時候可以在後台設定不同語言的顯示名稱。
刪除如何把自己的中文作品和cover上架到Spotify和Apple Music?
https://lacozzi.blogspot.com/2022/03/coverspotifyapple-music.html
看來是Soundrop才有的功能,我在CD Baby和Distrokid都只能用單一的語言。謝謝你。
刪除Hi, 不用客氣,是的,CD Baby和Distrokid目前都只支援單一語言(英語),見底下連結。
刪除https://support.cdbaby.com/hc/en-us/articles/115002060523-Why-is-my-language-not-a-supported-language-Why-wasn-t-it-delivered-to-Apple-iTunes-
https://support.distrokid.com/hc/en-us/articles/360013534774-Can-I-Have-Songs-With-Different-Languages-On-the-Same-Album-
除了Soundrop以外,我在那篇文章裡面提到的Landr也支援多語系,應該還有一些其他的發行商也有支援,不過我猜如果考慮服務費用的話Soundrop可能是最便宜的(免付費但抽15%)
您好,目前使用Distrokid發行歌曲,但是有一首曲的部分是跟別人共同創作的,詞的部分是我自己寫的,但是共同創作曲的那位做完之後告知有簽詞曲版權公司,有op跟sp,曲的部分談好他佔70%版稅,這樣要怎麼設定發行呢?
回覆刪除Hi, 在這種情況下發行跟出版(版權)的處理可以分開,你仍然可以全權負責發行,你仍然取得這首歌100%的串流版稅收入,這個收入再依照你們之間的詞曲版權和版稅的約定比例拆帳。這是我能想到的其中一個做法,實際怎麼做看你們之間(或跟SP)的約定。
刪除在實務上如果做到比較徹底,會進一步算上錄音版權的版稅(recording royalties),簡單來說詞曲的版權屬於出版版稅(publishing royalties),包含詞曲的版權持有人(通常是創作者或授權公司),然後音樂成品的錄音作為另外一塊。
所以最終其實看你們之間如何約定拆分,可以錄音(母帶)的版權直接忽略不談只考慮詞曲的創作作為拆分比例的依據,也可以把錄音再放進來討論,到底這個錄音是誰持有和比例是多少。一些想法供參考。
denny 您好,現在用cd baby上架有碰到一個問題,在選擇專輯語言那欄,選擇中文他會顯示出不支援 iTunes/Apple Music使用中文發布標題或曲目名稱中包含中文的版本,請問這個狀況代表中文歌都不能上架嗎
回覆刪除Hi, 是的,請參考這篇
刪除如何把自己的中文作品和cover上架到Spotify和Apple Music?
https://lacozzi.blogspot.com/2022/03/coverspotifyapple-music.html
您好。在CD Baby上发行单曲 选择standard single和pro single有什么区别呢?
回覆刪除Pro包含出版業務,現在稱作CDB Boost,是standard distribution可以外加的服務。我自己的看法是自己跟royalty colletion agency註冊的彈性比較大,把出版和發行徹底拆開。至於出版是什麼,可以參考這個 https://blog.songtrust.com/publishing-vs.-distribution
刪除您好,請問我上傳封面照片發現他變模糊了,但是我輸出的解析度已經是最高的了,怎麼辦呢?
回覆刪除也許跟發行商的客服聯繫看看?
刪除想請問創作人的詞曲給他人演唱並發行,後續若是串流平台上的營收會是他們跟這個發行公司請款,再播款給創作人嗎?還是這部分的營收是串流公司會直接播款給創作人呢?以及是否有過被發行商買斷的案例?
回覆刪除Hi, 這個部分可能要拆成幾個部分來看,首先是作為詞曲創作人,跟串流有關的版稅分成二塊,1) performance royalties,包含「作品」的「公開播放」,和2) mechanical royalties,包含該作品在實體媒介、數位下載或串流被「再現」。在串流平台的版稅大多包括以上二者,除了radio(例如Pandora和Last.fm)只會有performance royalties。
刪除所以整個來看,串流公司會把版稅2)給負責串流的人,這個人可以是廠牌、樂手、經紀人或單純就是個窗口,串流公司不負責拆分不同版稅之間分別要給誰的問題。
這個部分需要由負責發行的窗口來協調,有些發行商有自動拆分的功能但需要該串流母帶的窗口設定。最終仍然是在發行流程以外需要各別約定拆分比例。
至於1)的版稅,這個進入了音樂出版的範疇,如果你作為詞曲創作人想要收這個部分的版稅,需要跟Performance Rights Organizations (PROs)註冊,才能由PROs的管道收到這個部分的版稅。
更多細節可以參考
https://soundcharts.com/blog/performance-royalties-vs-mechanical
發行商不會買斷(不是他們的業務)。